PAC为混凝剂时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条件及絮凝体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广华[1] 王晓昌[2] 金鹏康[2] 

机构地区:[1]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710055

出  处:《给水排水》2007年第11期143-145,共3页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806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E_215)。

摘  要:通过显微摄像仪对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混凝pH为7~8,在低投药量时,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是主要的混凝机理,在高投药量条件下,则是卷扫絮凝起主导作用。絮凝体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都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在pH=7和以PAC作为混凝剂的条件下,形成的絮凝体最大粒径为0.45 mm,对应的分形维数约为1.68。随着投药量的增大,絮凝体分形维数的变化较小,但絮凝体平均粒径显著增加。当投药量过高时,网扫絮凝作用下的絮体结构松散,抗剪切能力差,絮凝体分形维数略有下降(1.60),但絮凝体平均粒径减小明显,降至0.25 mm左右。

关 键 词:高岭土 形态学 絮凝体 分形维数 

分 类 号:TU991.22[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TD973.2[矿业工程—选矿]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