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燕一[1] 李庆勇[1] 汤宝鹏[1] 马依彤[1] 木胡牙提.吾拉斯汉 匡政宇[1] 穆玉明[1] 唐琪[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乌鲁木齐830054
出 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7年第6期463-46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摘 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fion therapy,CRT)以其良好的疗效逐渐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第一代的CRT同时发放左、右心室刺激,但由于患者左心室电极导线的位置不同,失同步的部位和程度不一,可能不能达到有效的同步化。而随着第二代CRT的推出,VV间期由固定0ms(左、右心室同时激动)进展为可程控,不但可以程控首先激动的心室腔,还能程控提前激动的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完善运动同步性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行第二代三腔起搏器植入术的7例患者进行3~17个月的临床评估和随访。
关 键 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评估 程控 VV 三腔起搏器植入术 心室电极导线 有效治疗
分 类 号:R541.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75.2[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