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白话报刊的产生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蒲慧娟[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窗》2008年第1期119-120,共2页News Window

摘  要: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倡导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宗。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称胡适是“首举义旗”的白话文运动“急先锋”。但是,白话文的胜利并非胡适等人振臂一呼的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将文学交给大众的事实,从清朝末年就已经有了。”胡适也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以及《四十自述》等文中屡屡提及近代白话文运动,认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白话文的提倡,不过是这种运动的继续发展。

关 键 词:白话报刊 《文学改良刍议》 近代 白话文运动 《新青年》杂志 《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时期 白话文学 

分 类 号:G219.29[文化科学—新闻学] 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