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出 处:《微生物与感染》2007年第4期247-250,共4页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摘 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为巨噬细胞内寄生菌,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其中活化的T细胞特别是CD4+T辅助细胞(Th)及其激活调节的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所发挥的免疫机制是机体抗Mtb特异性免疫的关键,决定了胞内Mtb是被清除、还是进一步繁殖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抑或静止于胞内处于潜伏状态。而T细胞活化有赖于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所呈递的特异性抗原。机体识别Mtb抗原的呈递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它们是首先识别并摄取Mtb的免疫细胞,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发挥着“哨兵”作用;另一方面,Mtb为了在胞内存活,也产生了许多干扰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特别是干扰APC呈递Mtb抗原、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因此Mtb与宿主APC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Mtb在以下3个环节均可影响APC识别和呈递Mtb抗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0.2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