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阿月浑子的来历、品种、价值、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文场[1] 周淑荣[2] 王守本[2] 庞晓斌[3] 杨柏明[4]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干休所,吉林长春130022 [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132109 [3]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4]吉林大学植物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出  处:《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年第3期43-45,共3页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s

摘  要:阿月浑子在唐代(约公元700年)由伊朗传入我国,在新疆南部喀什地区的喀什市疏附县栽培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唐·段成式(?-863)《西阳杂俎》:“胡榛子、阿月,生西国……。”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这个树种未能保留下来。

关 键 词:阿月浑子 来历 品种 价值 喀什地区 新疆南部 疏附县 喀什市 

分 类 号:S664.9[农业科学—果树学] F014.3[农业科学—园艺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