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完善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国君[1] 宋书灵[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第2期87-89,96,共4页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之"重污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No.2007BAC16B01)

摘  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应包含科学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核查、基本要素尺度的确定和环境质量报告书基本内容的规范。社会学评估及人群健康核查可作为科学监测的有效验证手段;而基本要素的尺度确定包括合适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受体的暴露程度。当污染比较严重时,适合采用较大的时间尺度,污染较轻时采用较小的时间尺度。建议按照采用空气环境质量区的概念考虑空间尺度,并采用与时间尺度对应的概率来表示监测点的代表性。受体的暴露程度可采用特定时间尺度的二级空气环境质量覆盖率表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类型应当多样化,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描述、数据处理方法描述、数据代表性评价、环境质量评估结果和环境质量改善建议。

关 键 词:监测布点 监测频率 数据代表性 环境质量报告书 

分 类 号:X83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