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与变化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继红[1] 

机构地区:[1]湖南工业大学财会学院

出  处:《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2期39-40,共2页

摘  要: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与变化历程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7年的开始运用阶段。从1992年1月1日起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最早提出了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规定,但未强制执行。随后从1992年7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开始采用应收账款备抵法以及在年度终了时,对因残次、陈旧、冷背等原因需要降价处理的产成品和可以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允许提取存货变现损失准备。

关 键 词:资产减值会计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 坏账准备金 自制半成品 会计产生 强制执行 

分 类 号:F233[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