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苹[1] 徐志鑫[1] 庞武元[1] 耿坤[1] 张淑群[1] 杨洪涛[1]
机构地区:[1]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北京102200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摘 要: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大辛峰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探讨并制定出适合农村社区实用的高血压干预方案,为扩大开展干预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大辛峰农村社区经基线调查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a的社区综合干预管理(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参加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高血压患者共111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5.81±10.86)岁。在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危险因素、主要损害器官、高血压不能根治、服降压药感觉良好后仍需坚持用药等方面,除遗传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无差别外,其余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控制体重、限制食盐、增加运动、限制饮酒、戒烟和保持心理平衡等非药物疗法的使用率均上升,除限制因酒和戒烟外,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总复查率、总药物治疗率和总控制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10.81%,5.41%和21.62%,其中干预前后总控制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1)。干预后SBP和DBP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8.07mmHg和5.47mm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9和3.005,均P<0.01)。BMI、腰围、TC、TG、HDL-C和LDL-C干预前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