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种F_2群体中RFLP标记的偏分离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31

Segregation Distortion of RFLP Markers in F2 Population of Cultivated/Semi-Wild Soybean and the Causal Analy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德水[1,2] 陈受宜[1,2] 惠东威[1,2] 庄炳昌[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出  处:《Acta Genetica Sinica》1997年第4期362-367,共6页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摘  要:本文研究了大豆56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在一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种F2群体中的分离。结果表明,25%的R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主要趋于栽培大豆亲本,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配子体选择。这对研究大豆的遗传及育种选择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The segregation of 56 RFLP markers in an F2 population from cultivated / semi-wild soybean cross was analysed. 25% of the markers were found with segregation distortion and the deviation direction was mainly towads cultivated variety Changnong 4. The main reason for distorted segregation was gametic selection .

关 键 词:偏分离 大豆 RFLP标记 杂种群体 

分 类 号:S565.103.5[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