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CHWAY(艺之卉)时尚博物馆 49年以前(1911年-1948年)服装发展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北京服装纺织》2008年第4期I0013-I0018,共6页

摘  要:鸦片战争使中国敞开大门,洋装进入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习惯了宽腰博带的中国人鄙视紧身细管裤洋装。19世纪末,一些归国的留学生和在国内为洋人做事的买办穿起了西服,但一般国人看不惯,称他们是“假洋鬼子”。当上海的妇女开始追求紧身合体的服饰时,也有人出来责骂,说这种样式“衣瘦如竹管,后露臀前露乳”,简直是自甘堕落。然而到20世纪初,尤其是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中国人开始能接受洋装了。1905年,清王朝仿照西洋军队训练新军,并参照西洋和日本的军人制服,进行了军装改革。当时包括袁世凯.段祺瑞等在内的一批军人穿起了洋式军装,令人观感一新。只是脑后还拖着条辫子,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关 键 词:服装发展史 博物馆 时尚 19世纪末 中国人 鸦片战争 留学生 西洋 

分 类 号:TS941.742[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