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长安
机构地区:[1]陕西省富平县文化局
出 处:《当代戏剧》2008年第2期32-35,共4页
摘 要:遏工腔原是民间皮影演出的小剧种,于清末民初流行于陕西省的礼泉、乾县、三原、富平一带,如今只有富平仍在演出。它是秦声戏剧发展的一个流派,戏剧专家称其为“北路秦腔”。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被搬上大舞台,并把“窝工腔”改称“遏工腔”。此名恰切,宗系分明。不想一年多后,又改名“阿宫腔”。后又有此剧种源于秦时阿房宫的附会之说,并推想遏工腔“阿、噫、呀”发音乃当时宫娥内侍语音遗响。更有想当然者,言项羽火焚咸阳,宫女内侍逃出,流落民间,故而流传至今,一个剧种的新传说就这样产生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