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丹青[1]
机构地区:[1]《经贸实践》记者
出 处:《经贸实践》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Economic Practice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广东零售业最先开始向顾客附赠塑料购物袋,此后迅速普及到大江南北当年的媒体曾热情讴歌这一“便民举措”,认为这开启了消费史上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方便却越采越让人头疼白色塑料垃圾(也称白色污染),随之也成为困扰城市环境的一个难题。 2007年12月31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限塑令”,从2008年6月1目起,国内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部将实行塑料购物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等免费提供翅料购物袋,旨在从源头上扼杀白色污染。 虽然是有偿使用,但对于这项面广量大、根深蒂固的工作,很多人在置疑。可喜可贺的是,早在两年前,杭州钢铁集团利用焦炉“巧烧”白色污染,实现零排放,还能变废为宝。然而,这一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却遭遇了收集白色污染物品的尴尬.
关 键 词:城市环境 生活品质 有偿使用制度 白色污染 国务院办公厅 杭州钢铁集团 80年代 商品零售
分 类 号:F32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2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