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拔管期应用小剂量芬太尼或丙泊酚对拔管心血管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国贞 陈玢[2] 李春雨[3] 

机构地区:[1]高平市人民医院,山西高平048400 [2]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3]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出  处:《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第8期1062-1063,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摘  要: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或丙泊酚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ASAI级~II级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男60例、女30例,年龄(50.36±9.26)岁(26岁~65岁),体重(63.33±8.54)kg(46 kg~80 kg),无心脑血管疾病史,均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术毕不用纳络酮催醒。术中监测HR、MAP、双频指数(BIS)、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和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根据麻醉深度调整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保持七氟烷1.0 MAC~1.3 MAC,BIS小于50,HR和BP波动在20%内。术毕前15 min停吸七氟烷,待MAC降为0.4、自主呼吸恢复、Vt大于6 ml/kg,RR大于10 tpm,BIS大于80%时准备拔管。拔管前给予预定剂量的预防药物,9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F组,n=30)于拔管前给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组(P组,n=30)于拔管前给丙泊酚0.5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D组,n=30)拔管前不给任何药物。应用Dash2500床边监护仪分别记录用药前、拔管前、拔管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HR、MAP参数的变化。结果:3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3组病人于停吸七氟烷后15 min~20 min时达到拔管指标。用药后拔除气管导管,芬太尼组和丙泊酚组病人拔管前后循环系统基本稳定,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拔管前后有较大波动;3组拔管后10 min的SpO2均保持95%以上,对指令有正确反应;对照组有12例、丙泊酚组有7例、芬太尼组有3例感觉切口疼痛,拔管后连接静脉止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结论:应用小剂量芬太尼或丙泊酚可有效预防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关 键 词:芬太尼 丙泊酚 气管拔管 血流动力学 预防 

分 类 号:R61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