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郴州市病媒生物监测分析与防制探讨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曼贞[1] 吴红卫[1] 曹森[1] 刘龙庆[1] 

机构地区:[1]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郴州423000

出  处:《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年第4期305-307,共3页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

摘  要:目的 了解郴州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方法 2006年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在市城区和郊区对主要病媒生物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 鼠类、蟑螂、蚊类和蝇类的年平均密度分别为2.39%、2.93只/张、11.02只/人工小时和60.46只/笼。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39.00%,4~6月鼠密度最高,以农村自然村监测点鼠密度最高。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8.20%,5~10月为密度高峰期,餐饮和农贸监测点蟑螂密度较高。蚊类以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主,分别占43.75%和38.26%,9月密度达高峰,蚊虫密度以牲畜棚监测点最高。蝇类以家蝇和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分别占24.35%和15.81%,4~8月为密度高峰期,以绿化带监测点蝇密度最高。结论 郴州市病媒生物的重点防制季节为5~9月份,重点防制地区为:农村、餐饮场所、农贸市场、绿化带和居民区。对病媒生物优势种的针对性防制措施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病媒生物 密度 监测 防制 

分 类 号:R184[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