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53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年第3期251-25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8例CKD患者于肾活检前24h内行中医虚损证候、血瘀证及湿热证评分;分析血瘀证积分与中医虚损证候积分、湿热证积分、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eGFR、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三酰甘油(TG)、血胆固醇(CHO)、纤维蛋白原(FBI)等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半定量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1)经过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瘀血证积分与虚损证型积分、湿热证积分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积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瘀血积分病程≥13个月组与4~6个月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瘀血积分在不同中医虚损证型中的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无虚损证型组与脾肾阳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肝肾阴虚组及阴阳两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瘀血证积分随着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不同而变化,其中多灶状损伤组分别与无损伤组、灶状损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在CKD患者中存在瘀血证伴随中医虚损证型出现的情况;(2)湿热证与血瘀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湿热夹瘀"可能是CKD患者的重要中医证候;(3)血瘀证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存在相关性,血瘀证可能是导致CKD进展的重要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