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磷酸化酶b在低浓度变性剂中的失活与部分去折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屈保合[1] 赵康源[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生物物理学报》1997年第1期1-6,共6页Acta Biophysica Sinica

基  金: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项目

摘  要:以往对几种酶的变性研究表明,酶的失活先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变化[5]。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盐酸胍、脲和SDS等变性剂存在下,比较磷酸化酶b的失活、辅基磷酸吡哆醛附近微环境的变化、AMP结合的协同性以及酶分子的去折叠。检测内源荧光的变化发现,随着变性剂浓度的增加,酶的失活作用不仅先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变化,而且也先于磷酸吡哆醛结合部位的微环境以及AMP结合的协同性的变化,这表明,酶的活性不仅需要每个亚部位构象的完整性。

关 键 词:磷酸化酶b 活性部位 变性 去折叠 糖原 

分 类 号:Q555.702[生物学—生物化学] Q6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