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对羔羊皮革结构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T Allsop R Edmonds A passman S Deb Choudhury G Norris 刘文涛(译)[3] 

机构地区:[1]新西兰皮革和制鞋研究协会,北帕默斯顿,新西兰 [2]梅西大学,北帕默斯顿,新西兰 [3]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成都610065

出  处:《北京皮革(中外皮革信息版)(中)》2008年第4期80-82,共3页Beijing Leather

摘  要:有必要了解在羔羊皮前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因为这将影响最终成革的质量。胶原类型、胶原的宏观和微观结构、非胶原蛋白的存在、糖蛋白的类型和数量都对成革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对皮加工工艺进行根本修正时,了解皮结构的变化对成革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例如,在前期加工阶段,用酶代替化学品将导致皮组成的不同,而这将影响成革的质量。 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传统硫化物、浸灰脱毛或酶脱毛处理后的皮粒面层,用二维电泳分析存在的蛋白质。结果表明,皮表面的纤维结构、与皮下层的结构非常不同,酶脱毛方法处理后的表皮层有一种高分子量的蛋白,而酶脱毛加工的没有。 将这些技术获得的结果与传统皮革的化学、物理和感官性能联系在一起,阐述了皮的少量组分与成革性能的关系,并为开发酶加工体系提供了支持。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已经能够生产加工的羔羊皮革,其性能等同或优于传统皮革。

关 键 词:加工工艺 微观结构 羊皮革 非胶原蛋白 成革质量 原子力显微镜 感官性能 显微镜观察 

分 类 号:TS522.2[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TS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