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铭[1] 田曼[1] 夏雯[1] 王慧云[1] 史圣云[1] 陈倩[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江苏南京210008
出 处:《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基 金: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YKK0366)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4月-2007年3月确诊1073例CAP患儿,年龄1个月~14岁,入院当天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同时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病毒病原,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测定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基因片断,用MYCO-Ⅱ试剂盒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结果病原检测阳性者819例(76.33%),细菌培养阳性441例(41.10%),其中肺炎链球菌7.36%,流感嗜血杆菌8.94%,副流感嗜血杆菌3.63%,金黄色葡萄球菌3.36%,表皮葡萄球菌2.33%,大肠埃希菌3.73%,卡他莫拉菌2.89%,肺炎克雷伯杆菌3.17%,阴沟杆菌1.96%,其他菌3.73%。病毒检测阳性247例(23.02%),RSV阳性13.79%,副流感病毒1、3型5.87%,腺病毒1.21%,流感病毒A0.84%,流感病毒B0.74%,副流感病毒2型0.56%。痰检肺炎支原体阳性318例(29.64%),肺炎衣原体阳性63例(5.87%),沙眼衣原体阳性39例(3.63%),混合感染260例(24.23%)。未检出病原菌254例(23.67%)。结论南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以细菌居首位,肺炎支原体次之,病毒病原是2岁以下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