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浪[1] 蔡一榕[2] 陈英子[2] 王新华[1]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麻醉科,上海200120 [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32
出 处:《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455-457,共3页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比较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静脉全麻中应用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的麻醉特点。方法:80例手术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S组,40例)和控制通气纽(C组,40例)。S组静脉注入芬太尼和异丙酚,患儿术中保持自主呼吸。C组用静脉麻醉药同S组,另静脉加用琥珀胆碱,术中患儿无自主呼吸需手控通气。记录置入硬质支气管镜首次成功率及所用时间、置入支气管镜后呼吸频率、术中患儿体动及缺氧事件和苏醒时间,并行血气分析,术后询问外科医师对手术条件是否满意。结果:术者在C组中更易置入支气管镜,达到100%的首次置入率;术中患儿体动发生率C组低于S组;S组的PaO_2[(117±38)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C组[(387±56)mmHg],而PaCO_2显著高于C组[(53.3±9.5)mmHg vs(38.6±6.4)mmHg,P<0.05];S组患儿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5);术者满意率在C组为97.5%,显著高于S组的75%(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短效肌松剂行控制通气可以为手术提供更为优良的麻醉效果,降低了患儿缺氧风险,术后苏醒更为迅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