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耐盐幼穗无性系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裴翠绢[1] 李洪杰[1] 郭北海[1] 方仁[1] 朱至清[2] 

机构地区:[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31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

出  处:《河北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11-15,共5页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本文采用两种培养方法筛选耐盐变异体,结果表明,在高盐份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后,采用直接转分化法和逐渐提高盐浓度并经低盐浓度长期继代法都可获得耐盐植株。采用前一种方法获得了冀早15、沧县红和沧县红麦三个材料的再生植株共34株。经盐池鉴定和水培鉴定其中沧县红和沧县红麦的再生植株后代中有10株的耐盐性可在R_2和R_3代遗传。采用后一种方法获得了耐2.5%NaCl的沧县红麦愈伤组织,其再生植株的R_2代有26.7%的植株其耐盐水平可达200mmolL^(-1)。而且这些耐盐细胞无性系R_2代的株高全比对照低,穗长变短,旗叶有变短的趋势,抽穗期、扬花期和有效小穗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关 键 词:冬小麦 耐盐幼穗 无性系变异 

分 类 号:S512.103.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