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还本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建军[1]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出  处:《美术观察》2008年第5期99-101,共3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中国画的色彩相对于形,更具有“类相”的特质。它是绘画主体运用“以类取”和“以类予”的类相法则,通过“同类”和“类同”的认知途径,顺从人心的体悟,不违背人心的感受,对绘画客体多样化和无恒无常的色彩现象的规律性把握。因此,中国画的用色,在达到色彩客观物理和主观心理合一的同时,又实现了色彩圆满状态和虚无状态的合一;在具有最恰当的合理性同时,又具有了最充分的表现性,而能让绘画主体将自身的生命感受和文化认识,融入绘画行为和绘画形态样式之中。可以说,中国绘画主体的赋彩行为,是一种由视觉判断上升为文化判断的行为。

关 键 词:绘画形态 文化认识 生命感受 认知途径 中国绘画 中国画 色彩 多样化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