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08年第18期1292-1294,共3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1966年Friedenstein和Petrakova率先从骨髓的骨形成祖细胞中筛选出来,被认为是一种非造血细胞亚群,并称之为MSC或间充质祖细胞。20世纪80年代末期,Caplan开始分离人的间充质干细胞(hMSC),主要目的是验证分离方法并试图在少量骨髓穿刺物中验证间充质干细胞的存在。长期以来,MSC在机体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命名上也不统一,曾被称作“纤维原细胞形成克隆(CFU-F)”、“骨髓基质纤维原细胞(MSF)”、“骨髓基质细胞”、“间充质祖细胞(MPC)”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