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靖[1]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41-46,共6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摘 要:"二郎担山赶太阳"神话是特定人群或部族对周围世界——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理解。它包含了自然内部、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多元对立,并试图消除这些对立。"二郎担山赶太阳"神话的两个主要神话素——"担山"和"逐日"——源于古代东夷部族的太阳图腾信仰、后羿射日和夸娥氏移山故事。在此基础上,该神话后来吸收了某些历史因素,以及"秦始皇赶山鞭"传说,至明代始定型而见于文人的作品中。近代以来有民间说唱,同时以口头散文形式在民间流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