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上官丕亮[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合宪解释与宪政建设研究”(20070410105);2007年度江苏省法学会研究课题“中国法官眼里的宪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传统的宪法理论中,宪法只是用来约束公权力,不调整私人之间的关系。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一些国家,传统上只适用于公法关系的宪法(特别是宪法的人权规定)却开始适用于私人关系之中,相关的代表理论如德国的第三人效力理论。中国法院适用宪法的案件也已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正当性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德国的第三人效力理论虽然值得借鉴,但是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司法实践的需要。法学方法论的兴起给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契机。合宪解释是目前在理论上回答宪法在普通诉讼中能否适用并是否具有正当性问题的最佳选择,也是当下中国宪法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适用的最佳途径。
分 类 号:D91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