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法治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四川物价》2008年第5期39-39,共1页

摘  要:阅读:据《新京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研究员安家瑶不久前表示,她与社科、文艺等届别的百余位政协委员将向两会提交提案:中华文化标志城,是打着文化名义破坏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环境,发改委应慎重论证,否则不仅是对“国库”的浪费,还会引起各地争相效仿。3月9日,政协委员孙淑义在政协大会发言中提到,山东省正在济宁新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因工程庞大,孙淑义委员建议预算。孙淑义的建议一经媒体发布,即引起社会各界争议。多年从事考古工作的政协委员安家瑶即将向大会提交的提案,明确反对耗巨资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打着“中华”名号的新城,为发展当地经济而人为破坏传统文化的历史环境。

关 键 词:中华文化 法治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 传统文化 《新京报》 文化环境 历史遗产 考古工作 

分 类 号:G12[文化科学] 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