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黏附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丽娟[1] 万成松[1]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广州510515

出  处:《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基  金:广东省NBC项目(2006B33761001-13)

摘  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能引起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大肠杆菌O157∶H7的主要毒力因子紧密黏附素由其毒力岛LEE岛上的eae基因编码,C末端的280个氨基酸是受体结合位点。目前发现紧密黏附素受体有紧密黏附素转位受体(Tir)、核仁素和β1整合素。紧密黏附素主要与受体Tir结合,通过Ⅲ型分泌系统转位到宿主细胞,在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的参与下,与N-Wiskott aldrich综合征蛋白、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相互作用产生信号级联放大,导致宿主大肠黏膜上产生黏附-抹去损伤。

关 键 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紧密黏附素 紧密黏附素转位受体 核仁素 Β1整合素 

分 类 号:R378.21[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