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及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宁[1] 梁淑慧[2] 

机构地区:[1]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广州510317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  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年第6期418-42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2006-31)

摘  要:20世纪末,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研究的深入,逐步发现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对RA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且这些抗体在化学结构上具相关性,抗原决定簇中都含有瓜氨酸。瓜氨酸是一种稀有氨基酸,来源于翻译后酶修饰的精氨酸残基。2000年,荷兰Schellekens等将上述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瓜氨酸肽链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成半胱氨酸,

关 键 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监测 病情进展 发病机制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氨基酸残基 抗角蛋白抗体 

分 类 号:R593.22[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