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骏[1] 季峻峰[1] 眭云霞[2] 鹿化煜[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2]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南京210093 [3]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出 处:《科学通报》1997年第22期2419-2422,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专项基金(批准号:49421004)资助项目
摘 要:我国的黄土-古土壤序列蕴藏着丰富的古气候变化信息。近几年的研究揭示出其中磁化率变化是较好的指示东亚夏季风演化的标志,可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进行对比,为重建东亚古气候空间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数据。然而,由于人们对磁化率的成因和气候意义的理解仍在深化,因此,从黄土和古土壤序列中继续寻找比较确切的和更为敏感的古气候代用指标仍是当前黄土与古环境研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对于揭示天然体系中过渡族金属阳离子如Fe^(3+),Mn^(2+),V^(4+)等的分布特征具有独特的功效,并被成功地用于研究成壤和化学风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陕西洛川黄土和古土壤中Mn^(2+)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发现,黄土中Mn^(2+)的EPR信号可能是一种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响应比较敏感的气候代用指标。
分 类 号: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