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时间偏好结构特征与农村旅游市场开发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德珠[1] 廖卫华[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Productivity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项目(200403);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暨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04SK2D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我国农村居民普遍存在对奢侈品消费的负罪感,从而形成短期贴现率低、长期贴现率高的不规则时间偏好结构特征。因此他们在进行长期消费计划时,会认同旅游类奢侈品消费的必要性。但在要进行即期消费时,又由于消费的负罪感而对旅游消费踌躇不前,发生消费拖延。文章采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这种消费的负罪感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从时间偏好的角度解释了农民旅游消费不足的原因及形成机制。该模型内生的锁定技术可以克制消费者的消费负罪感,因此可广泛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以促成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的技术创新。

关 键 词:时间偏好 双曲线贴现 锁定 农村旅游市场 

分 类 号:F592.3[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