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脾曲综合征诊断探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箭平 张根福[2] 王永兵[2] 

机构地区:[1]上海南汇区中心医院,200000 [2]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0000

出  处:《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第3期198-199,共2页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认识以及检查手段。方法采用结肠钡剂灌肠了解结肠形态,结肠脾曲与肝曲水平位的差距,钡剂通过脾曲的状态,脾曲夹角大小。结肠运输功能摄片了解不透光标志物在横结肠滞留时间以及电子肠镜窥测横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8例钡剂灌肠中有5例横结肠下垂落入盆腔,4例横结肠扩张,7例钡剂通过脾曲过程中有受阻滞现象,5例脾曲位置明显抬高,肝曲与脾曲之间的水平位平均相差1.8个椎体,脾曲夹角小于45°。实施结肠运输功能摄片,结果全部运输缓慢,6例不透光标志物停留在横结肠32~50h。肠镜检查,4例黏膜出现散在的浅表性溃疡灶。本组全部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结肠脾曲综合征是导致顽固性便秘的重要原因,钡剂灌肠摄片、结肠运输功能摄片及电子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关 键 词:结肠脾曲综合征 诊断 顽固性便秘 

分 类 号:R656.6[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