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狮子沟N_1油藏低阻油层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靳保珍 张春燕[1] 李武胜[1] 刘俊杰[1] 

机构地区:[1]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三厂

出  处:《青海石油》2008年第2期16-20,共5页

摘  要:低电阻率油层与邻近水层或泥岩层的电阻率值极为接近,给油、水层识别造成困难。因此,低电阻率油层的评价是当前测井解释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难题。狮子沟N_1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发现部分低阻油层,这些油层电阻率指数小于3,电阻率只有2.2Ω·m(中40井Ⅱ-37),而水层最高的电阻率是4.9Ω·m(中11井Ⅱ-11),平均电阻率为2.74Ω·m。由于油水层电阻率十分接近,这类油层很难识别。通过目前的试采资料,分析该油田可能引起低阻的原因主要有:①储层岩性细,导致电阻率低;②泥质含量高,储层岩石阳离子交换量大,导致油气层电阻率低;③油藏幅度低,油水密度差小,含油饱和度低,造成低阻;④地层水矿化度高造成低阻;⑤受断层的影响,造成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油气层电阻率低。按常规的解释标准和解释图版对低阻层进行解释,明显存在不足。目前在该油田应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试油,做高压物性实验,建立起新的解释模型,使狮子沟N_1油藏能够有效高效的开发。

关 键 词:低阻油层 成因 解释标准 狮子沟N1油藏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0.2[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