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光志[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足可以光耀史册的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与无限的生机,也为中国法治与法学的兴起开辟了光明而广阔的前景。最富挑战性也备受挑战的经济法学在近30年的发展中虽饱经风霜,却赢得了自己的辉煌——在经受了传统法学的种种责难后,经济法学伴随着经济立法的盎然勃发而闪耀着青春。然而,就一门新兴而略带几分稚嫩的学科来说,回顾、总结、继承与反思既往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思路与突破,仍然是经济法学者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今天,本刊约请了部分在经济法研究中已有影响或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就如何拓展经济法研究的新思路各抒己见。既包括经济法研究的又一种新思路——经济法的人性解读,也包括经济法研究中的"本土性"与"回应性"、"共时性"与"共谋性",还包括"法经济学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克服"、经济法"社会公共性"研究及划分部门法标准之反思等。既为己见,不必求同求全,惟期予人启迪,催人奋进,为经济法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献出一块引玉之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