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2]Institut des Sciences de la Terre d'Orleans,Batiment Geosciences,rue de Saint Amand,BP 6759,45067 Orleans Cedex 2,France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12期1414-1421,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02031)资助项目
摘 要:霍尔果斯背斜位于天山北麓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第二排背斜带的西段,为走向近东西的断层相关褶皱.在南北向穿过背斜的金钩河剖面中,背斜南翼地层由走向东西、南倾55°的安集海河组(E2-3a)、沙湾组((E3-N1)s)、塔西河组(N1t)和独山子组(N2d)下部等前生长地层,以及相同走向、倾角从独山子组(N2d)下部55°减小至倾角47°的西域组((N2-Q1)x)底部直至西域组顶部水平的生长地层构成.背斜北翼被突破断层切割并受到拖曳,呈直立或者微弱倒转.在深部,背斜基本对称,核部为白垩系和侏罗纪煤系地层;背斜南翼的前生长地层显示为产状稳定的南倾反射面,生长地层显示为倾角向上逐渐减小的反射面,整体呈扇形,表明霍尔果斯背斜是南翼通过翼旋转方式生长的滑脱褶皱.依据背斜的生长模型和磁性地层学约束的生长地层年龄,霍尔果斯背斜南翼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平均地壳缩短速率为-0.46mm/a,平均构造隆升速率为-0.86mm/a,超过天山北麓晚新生代的平均沉积速率,这与野外观察到的背斜顶部受到强烈剥蚀是一致的.考虑到霍尔果斯背斜基本对称的几何形态及对突破断层影响的忽略,背斜两翼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共同吸收的地壳缩短应不小于-0.92mm/a.
分 类 号:P56[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