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被引量:10

The Road to Openness:Communication Legac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骏飞[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34-3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05ZD015)成果之一

摘  要:在汶川地震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以及新闻的开放管理政策产生了壮观的传播效用,由此,中国新闻公开性的转向亦成为可能。近年来,中国在实施信息公开公共政策方面,走过的是曲折而不确定的历程;个案的经验表明:信息公开不仅仅是思想解放,更关系到社会稳定。汶川地震中最可宝贵的传播学遗产,是关于新闻传播的异乎寻常的开放政策,它超出了形式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而具有了政治文明的本质和里程碑式的意义。与以上主旨相关,论文亦总结了信息公开的"汶川经验",并尝试提出了关于社会稳定的传播模式假说。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open policy of governmental information and journalistic management has produced gr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most precious communication legacy in the earthquake is the unusual open policy in journalism. It concludes the Wenchuan Experience about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tries to propose a hypothesis of communication mode about social steadiness.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信息公开 新闻公开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