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邬光剑[1] 姚檀栋[1,2] 徐柏青[1] 田立德[1,2] 李真[2] 段克勤[2]
机构地区:[1]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13期1576-1581,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5CB4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1038;40121101;40301009)资助项目
摘 要:根据帕米尔东部的慕士塔格冰芯中氧同位素比值和微粒记录,揭示了过去近40a来该地区大气粉尘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显示,慕士塔格冰芯中粉尘浓度的高值和较粗的粒径具有与氧同位素比值相似的变化趋势,约有50%~60%的高粉尘浓度样品出现在氧同位素比值的高值时段,即夏季高温期,而在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频率较低.气团反轨迹追踪结果表明西亚(如伊朗-阿富汗高原)和中亚地区是慕士塔格粉尘的主要源区,这些源区的尘暴频发期出现在夏季(5~8月份).而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尘暴频发期出现在春季(3~5月份),两者在时间上存在差异.亚洲粉尘传输路径上不同地点(如日本、北太平洋和格陵兰)的粉尘浓度出现的季节与中国西北部地区一致,其浓度峰值出现在春季(尤其是4月).亚洲干旱区的不同区域在尘暴频发季节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对北半球粉尘的贡献及其气候效应.
分 类 号:P445.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