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承巍[1] 袁彤[2] 仇金鹏[2] 麻海春[2] 周春燕[2]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130041 [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130021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4期690-693,共4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基 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0505226)
摘 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颅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编号,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分别为异丙酚组:生理盐水500mL加异丙酚;异氟醚组:1%~2%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均间断给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h(T2)、2h(T3)、术后4h(T4)和24h(T5),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NO及ET含量。结果:T1和T2时,两组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3和T4时,异丙酚组血浆NO和ET水平低于异氟醚组(P〈0.05);T5时,异氟醚组和异丙酚组血浆NO水平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异氟醚组和异丙酚组血浆ET水平虽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显著降低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浆中NO及ET水平,提示异丙酚具有非选择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体内ET生成的作用,从而具有多途径、多位点的脑保护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