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江塔梁子崖墓“胡人舞蹈图”论巴蜀之地盛行“胡舞”的原因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家洲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  处:《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66-70,共5页Sichuan Cultural Relics

摘  要:自上古时代至秦汉,巴蜀之地业已存在的蜀—印度民间通道的存在,为包括广汉郡在内的巴蜀民众,以民间交往的形式,接触、容纳胡风与胡俗,提供了前提保证。活动于巴蜀的賨人,以天性劲勇、劲锐善舞、俗好鬼巫而著称于汉代。在崇信巫术的时代,在喜爱歌舞的部族活动地带,踏歌而舞的"胡人舞蹈"一旦传入,因为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通,就不会遭遇到排拒,完全可能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关 键 词:塔梁子崖墓 胡舞 交通孔道 郪县大姓 

分 类 号:K879.4[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