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小乐[1] 王笑梅[1] 高玉龙[1] 高宏雷[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传染病研究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  处:《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年第8期656-66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国家973项目(2005CB523202)

摘  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雏鸡。该病于195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Gumboro地区。50年来,IBD一直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免疫抑制、抗原变异,特别是超强毒株(vvIBDV)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国际兽疫局(OIE)已将IBD列为“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疾病”。

关 键 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蛋白 接触性传染病 VIRUS 国际兽疫局 免疫抑制 抗原变异 超强毒株 

分 类 号:S852.659.4[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2.659.2[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