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椎板间隙入路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步云 陈轼[2] 

机构地区:[1]广东河源市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000 [2]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08年第4期340-341,共2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摘  要:目的探索一种后路椎间盘镜(MDE)手术更安全、更微创的手术入路。方法将病变椎间隙的黄韧带修整变薄,将其从椎板深面附着点剥离,将黄韧带在侧方小关节处用刮匙轻轻纵行分开,向外侧或者内侧翻转,显露椎管,即可完成手术。必要时在显露了部分椎管后,直视下将上位椎板切除少许,协助进一步显露。结果56例手术顺利完成,48例完整保留椎板,8例椎板下缘深面部分切除3-5mm。全部病例黄韧带保留完整,其中6例黄韧带纵向分开处没有在侧方靠小关节的理想位置,导致黄韧带与椎管小关节之间留有约3-5m m的间隙。术后5天CT显示黄韧带形状正常,无塌陷及外翻(52/52,100%)。黄韧带将椎管完整封闭,椎管内可见少量的小血肿、积气(21/52,41%)。术后3-12月CT显示所有病例黄韧带形状正常(36/36,100%),厚度、CT值与术后5d CT比较没有明显改变(36/36,100%),硬膜外脂肪显示清晰(32/36,89%)、神经根显示清晰(26/36,72%),椎管外瘢痕在黄韧带处终止(34/36,94%)。少数病例椎管内神经根附近显示欠清晰(10/36,28%),黄韧带开口处瘢痕向椎管内延伸(2/36,6%)。随访3-26个月,平均12月,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学组疗效标准(1994年),优53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8%。结论改良经椎板间隙入路可以不切除或有效的减少椎板的切除,并最大限度的保留黄韧带,保持了脊柱解剖学的完整性,使手术的创伤进一步减少。椎管结构的完整保留,有效的减少了椎管内瘢痕形成。

关 键 词:后路椎间盘镜 手术入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分 类 号:R681.53[医药卫生—骨科学] R739.4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