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府两运河”独特现象的解读——兼论清代治边思想的新突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小花[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  处:《岭南文史》2008年第2期25-28,共4页Lingnan Culture and History

摘  要:横贯南北,绵延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由于其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作用,尽人皆知,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可在西南一隅,位于广西桂林境内存在着另一番独特的“一府两运河”现象,却鲜为人关注。清代桂林府的区域面积虽不大,却分布着两条古运河。其一为开凿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的灵渠,位于府内的兴安县。其二为位于临桂县的相思埭(又称桂柳运河),于唐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

关 键 词:京杭大运河 治边思想 清代 广西 解读 中国历史 古运河 公元前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