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振玉[1]
出 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31-133,共3页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40014);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6】第168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2006JP05)
摘 要:两周金文中表示祈求义的动词计有"祈、乞、、赐、、妥(绥)、降、求、、追"十个。从出现频率看,除"祈、、赐"较多见外,其他各词出现频率都不高。从出现时间看,""多见于西中和西晚,"祈"多见于西晚和春秋,两词有一定的先后承继关系;"绥"集中于西中,"赐"、"降"则多见于西晚。出现语境上表现出高度的共性,即基本均见于"对扬……做器……动词+嘏词"形式中,祈求的内容以长寿为主。句法形式上,均以带单宾语(嘏辞)为主。从词义来源看,此类中的一些词(如"易、妥、降")同时(且主要)为"赐予"义,但出现频率高的"祈、"二词则是专用于表示祈求义的,这也是二词出现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