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灾害性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14期1702-1708,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05017,40631005和4062013011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批准号:IAP07205)资助项目
摘 要:首先利用1948~2004年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WNP)台风频次与夏季平均纬向风垂直风切变、外逸长波辐射以及对流层高、低空散度场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台风发生频次与三者在台风发生源区都存在密切关系,因而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异常具有显著的预测意义.然后,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9层全球大气环流格点模式(IAP9L-AGCM)进行了34a(1970~2003年)集合回报试验,考察了该模式对台风源区纬向风垂直切变以及对流层低层散度场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前者回报结果与实测间的时间相关系数可达0.70,后者回报结果与实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达0.62,这说明模式对WNP台风活动中主要相关大尺度环境场具有较大的气候预测潜力,从而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异常的实时气候预测.
关 键 词: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次 IAPOL—AGCM 集合回报 可预测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