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1卫星在近地磁尾(9~13 R_E)探测到的对流型高速流和场向高速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灵倩[1] 刘振兴[1] 马志为[2] W.Baumjohann M.W.Dunlop 王国军[1] 王霄[1] H.Reme C.Carr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2]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 [3]Space Research Institute,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Graz6,8042,Austrilia [4]Space Sciences Division,Rutherford Appleton Laboratory,Chilton,Didcot,Oxfordshire OX110QX,UK [5]Centred'Etude Spatialedes Rayonnements,Toulouse Cedex F-78140,France [6]Imperial College,London SW72BZ,UK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14期1719-1723,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04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0620130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536030)资助

摘  要:对2004~2006年期间每年的6~11月(2006年截止到10月),共17个月的TC-1卫星上4s精度的FGM和HIA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区域(-14RE<X<-9RE,|Y|<10RE,|Z|<5RE)内,TC-1卫星共观测到的高速流事件共465起,其中对流型高速流94起,场向流型事件371起.对流型高速流和场向高速流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流型高速流流场和磁场夹角超过45°,Bx磁场强度小于15nT较弱,β的最可几值为0.4;场向高速流流场和磁场夹角的最可几值为20°,Bx磁场强度的最可几值约为30nT,β的最可几值0.1.对流型高速流主要发生在等离子体片内;场向高速流主要分布在等离子体片边界层附近.TC-1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近地对流型高速流与爆发性整体高速流(bursty bulk flows,BBFs)的特性一致,说明有相当数量的BBFs是可以进入近地13RE以内的.由于对流型高速流能够更有效的向近地磁尾输运能量,有可能会对亚暴触发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高速流 对流型高速 流场向高速流 爆发性整体高速流 

分 类 号:P318[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