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鸿文[1] 蒋帮友[2] 

机构地区:[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2]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出  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63-66,共4页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05&ZD038)阶段成果;首席专家:高丹盈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承载空间。中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容构成,它几乎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涉及的各项内容。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性、地域性、民间性、丰富性、特色性、人文性、发展性等特点。它在见证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荣历史、传承民族精神、连结民族情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方面都有其突出的意义。

关 键 词:中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精神 

分 类 号:K892.29[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