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新认识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水平[1] 谢琼[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长沙410011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8期766-7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摘  要: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曾提出了许多发病理论如氧化、感染、炎症、脂蛋白学说等。有些发病理论如感染假说已被否定,有些学说如氧化、炎症反应正在深入探讨,而脂蛋白滞留一应答学说则逐步得到公认,且将该认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是强调含载脂蛋白B(apoB)的脂蛋白[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壁易损区的滞留启动病变,随后局部的生物学应答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临床实践 发病机制 低密度脂蛋白 发病理论 炎症反应 载脂蛋白 学说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