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基于货币供求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洁琼[1] 刘传哲[1] 何丽娜[1]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

出  处:《浙江金融》2008年第9期38-38,32,共2页Zhejiang Finance

摘  要:流动性过剩.即过剩的流动性。那么什么是流动性?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到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从此,流动性成为货币的代名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颁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指出:“流动性指的是金融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全部或接近市场的价格出售。”根据这一内涵,变现损失越少,变现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产品的流动性就越强。现金不需要变现即可使用,无疑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在很大程度上执行的是价值储藏职能.随着我国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银行网点、ATM机以及刷卡消费的普及,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可以随时取现而没有任何本金上的损失,因而流动性也很高;

关 键 词:货币供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流动性偏好 金融资产 定期储蓄 活期储蓄 信息化程度 金融统计 

分 类 号:F822.2[经济管理—财政学] F82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