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福明[1] 孟宪平[1] 张怡璐[1] 王旭[1] 郑勇强[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江阴214400

出  处:《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第9期127-128,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癌13例,肝转移瘤11例,肝血管瘤8例,肝囊肿5例。进行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加做DWI序列,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技术,弥散敏感度b值取100s/mm2、300s/mm2、500s/mm2、800s/mm2、1000s/mm2,屏气扫描,计算指数表现弥散系数(eADC)、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绘制表现弥散系数/弥散敏感度(ADC/b)值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判断。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在DWI中具有不同的特征,结合eADC、ADC值的量化特征,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肝局灶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分 类 号:R445.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7[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