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枣庄市立医院心内1科,山东枣庄277102
出 处:《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8期627-628,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钠素(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氯沙坦的治疗价值。方法:入选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房颤组)40例,窦性心律组(对照组)40例。房颤组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2亚组,A亚组服用胺碘酮及氯沙坦,B亚组单纯服用胺碘酮;对照组患者行原发病治疗。分别检测房颤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房颤组的A、B亚组治疗后24个月的血浆肾素(PRA)、AngⅡ、BNP水平及平均左心房内径(L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房颤组BNP、PRA、AngⅡ水平及LAD较对照组增加(P〈0.05);②房颤组血BNP水平与LAD、AngⅡ浓度明显相关(r分别为0.362,0.294,P〈0.05)。③房颤组治疗后A亚组较B亚组BNP水平降低(P〈0.05),PRA、AngⅡ水平升高(P〈0.05)。④氯沙坦干预能提高窦律维持率(P〈0.05),可降低47%的房颤复发危险(RR=0.45,95%CI0.260~0.749,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心房重构有关,氯沙坦可通过干预房颤的心房重构降低BNP水平并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