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战争背景下的母爱书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瑞青[1] 

机构地区:[1]德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德州253023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102-106,共5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03CZW0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战争背景下,三四十年代现代作家笔下的母爱书写与二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出现了多维度、多元化趋势。已经不是二十年代作家笔下至纯至真母爱主题的极度张扬,而是揭示母亲极具社会性的复杂一面,出现了积极进取、努力摆脱现实命运的母亲形象,并出现了一大批"革命母亲"。圣母形象逐渐消失,人性恶的一面彰显出来。革命女性作家尽管将更多的笔墨泼洒在全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解放上,女性的内审意识开始弱化,但是也难掩她们作为母亲内心的悲戚与哀伤。

关 键 词:战争背景 母爱书写 民族意识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