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培秦[1] 和东红[2] 周娴丽[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青海大学社科系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24-28,共5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西安交通大学985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中断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得以继续进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体现;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武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也是以这次全会为历史起点形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告诉我们: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